[日期:2020-09-02]
文章来源:民盟宜宾市委会
作者:《宜宾民盟史》编委会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png


【背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国立剧专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相继迁来宜宾,迁宜高校中的民盟盟员积极活动,推动了宜宾文化教育界的抗日救亡活动。

医治川南“麻脚瘟”

李庄同济大学医学院先后加入民盟的有黄榕增、杜公振、唐哲、邓瑞麟等人。黄榕增是同济大学医学院在李庄祖师殿期间的首任院长,杜公振是李庄同济大学医学院最后一任院长。②

当时川南一带流行的痹(宜宾话“pa”)病,又名“麻脚瘟”、“软病”。患者发病初期下肢皮肤发麻或局部肌肉麻痹,周身乏力,重者会产生腹痛,吐泻、四肢麻痹发展至胸部时即死亡。此病长期以来不明致病原因,中医束手无策,西医无从下手,宜宾和成都、重庆的名医各说一段高深的理论却全然不能解决问题,川南百姓谈痹色变却又无可奈何。

同济医学院迁李庄后,有一次叙联中学生聚餐后突然有30多人发病,上吐下泻,全校上下乱作一团,惊恐万状,校医束手无策。叙联中急邀同济医学院唐哲教授前去会诊,他初步诊断为钡中毒或磷中毒,立即采取了有效措施,解除了学生们的中毒症状。

事后,校方排除了人为投毒。按说这一中毒事件学生们得以治癒就应该结束了,但唐哲等教授们凭着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继续对这一病症进行研究。后来,唐哲教授发表了《李庄所见之痹病》一文,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杜公振教授和邓瑞麟助教通过动物实验和反复研究,终于查出了致病原因是因为四川五通桥的食盐中含有毒的氯化钡,进而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方案。他们对症下药并加强预防之后,挽救了宜宾成千上万病人的生命,“麻脚瘟”从此在川南绝迹。

痹病被攻克了,困扰川南百姓千百年的怪病不再猖獗,川南百姓奔走相告、感激不尽,他们将“唐哲”、“杜公振”、“邓瑞麟”等的名字,当成神医扁鹊念在口里。淳朴的乡民在宜宾县参议会的组织下,耍着狮子,舞着龙灯前往同济大学致谢,大红的锦旗上写着:

“治病救人,成绩斐然,颂声载道,令誉日隆”③

抗日烽火中的李庄祖师殿,教授们的学术研究并未中断。杜公振和邓瑞麟发表的论文《趴病之研究》,获国民政府教育部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一等奖。

新中国成立后,杜公振教授担任了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主任,毕生致力于微生物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我国第一部高等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统一教材的主要编写者之一。

邓瑞麟教授曾任民盟同济医科大学第3、4届支部主委和民盟湖北省委常委、名誉顾问。

黄榕增教授历任中国民主同盟广州市委副主委、民盟中央候补委员,广州市第一、二、三、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唐哲教授后来担任过湖北省第二至四届政协副主席,湖北省第五至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第三届中央委员和第四、五届中央常委,民盟湖北省委第三至六届主委,还是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参考文献:

②③江鸿波、祁明编著:《烽火同济》,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